Search this blog 搜尋此網頁

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哇!狗狗不僅能守國門還可以守O門?

科技日新月異,有時候感覺像在開玩笑的東西一個又一個實現了。像是早20年跟你說以後出門只要帶手機,其他啥隨身聽、Gameboy、錢包、零錢都不用帶,你肯定覺得在開玩笑。不禁讓人讚嘆我們是不是快跟不上時代了。(另一個開玩笑叫做台積電每股300元太便宜)

如今也有個聽起來就像是"開玩笑"的技術問世,甚至被台灣衛福部審核通過──狗狗可以聞出直腸癌與泌尿相關癌症!?
現代社會不僅拿狗當作國門守門員,現在還拿來當作O門守門員?身為一日生科,終身科科的科科編當然也要追根究底一番,看看這又是網路笑話還是真實紀載。

早在1989年,英國倫敦的兩位學家在著名醫學雜誌《Lancet》上分享了一個有趣的病例:一名44歲的女性患者要求切除她腿上的一顆痣,因為她的狗總是湊到她的腿上嗅聞這顆痣,即使她穿褲子時也是如此。痣切除手術後的結果令人大吃一驚,這顆痣是一種致命性的癌細胞病變。這可以當作是狗狗聞到癌症的最早紀錄。

接著在2010與2011年,分別有法國與日本科學家做出訓練過的狗狗因為可以聞出前列腺、直結腸癌症細胞所分泌出的特殊分子,因此能當作是一種癌症前期的預防醫學診斷使用。(Cornu et al., 2010; Sonoda et al., 2011) 此種檢測方式也被該國健康衛生相關部門核可。

這種檢測方式可以成立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儀器偵測極限;二是癌症細胞會分泌特殊分子。像是泌尿道相關癌症細胞都會大量分泌一種Volatiles organic compounds (VOCs) 的物質,雖然在癌症中期之後可以被大量檢測出。但在剛開始的時候因為量太小,儀器有時候因為極限問題不太可能偵測到。但經過受訓過狗狗靈敏的嗅覺,是能「聞」到這些超稀少的分子。

在台灣,也有生技公司做出高於85%準確率的「嗅癌犬」測驗,經過國內醫學中心IRB及衛生福利部審核通過進行人體臨床試驗研究計畫,並成功達標。經人體臨床試驗比對實證,嗅癌犬偵測腫瘤氣味分子準確率高達86.3%,偽陽性14.2%,狗狗透過人體尿液偵測腫瘤氣味分子 ,可以幫助人們在癌前病變、腫瘤病變前及癌症初期提出警訊,為癌症檢測提供一份參考價值高的檢測數據。

只要尿個尿就可以讓狗狗檢測是否有癌症標的分子,這讓科科不禁感嘆科技實在太進步啦!
但科科這邊還是要提醒大家,在檢驗完之後也請將參考數據轉交給相關科醫師確認才準喔!

如果大家看到覺得很有趣想了解更多,也可以點選下方連結,還有優惠喔喔喔喔喔
https://www.lamarckbio.com/products/sharp-biotech-cancer-and-biodetection-dogs-diy-test-kit


#謝謝狗狗守護國門也守護我的O門
#人類最好的朋友不僅愛你更可以幫你檢測癌症
#嗅癌犬


延伸閱讀:
瘦!咖啡真能瘦身?防彈咖啡又是啥?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11/blog-post_17.html
噁!蔬菜水果長斑點是不是就該丟了?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11/blog-post.html
更多小知識: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
更多好用產品: https://www.lamarckbio.com/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笑?刷牙跟XX一樣根本都是假議題對吧?!

 


 雖然大家從小就被教育要早晚(在學校可能多個中午)刷牙,但肯定有聽過這種例子:「某某人幾乎都不刷牙,也沒看他牙齒爛掉啊!」到底不刷牙會怎樣呢?要是決定從今天開始不刷牙呢?在吃了一大堆冬令進補的食物後,討論這個話題是最適合不過啦!

人們一天至少花2分鐘刷牙 (假設一次只花一分鐘隨便刷),想想一輩子不知道花掉多少時間在這上面,更不用談至今不知道吃下了多少的氟化物。假設今天有個人決定開始不刷牙,以下是將會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
一天後:口腔中數以百萬計的壞細菌得以倖存並開始形成 #牙菌斑,並使細菌更容易附著在牙齒上與增生。
一周後:細菌的衍生物堆積下,口氣開始產生變異,讓他人主動維持至少1.5公尺的 #社交距離。另一方面,牙菌斑也開始變硬與形成牙結石,牙結石也將多到直接把牙齒從白變深黃色。
30天後:先說聲恭喜,因為從不刷牙上省下了兩小時(假設刷一次牙兩分鐘)。然後剩下的是壞消息......先不管美觀跟味道了;臼齒上開始出現黑黑小小的蛀洞,甚至可能開始化膿。然後便是牙齦紅腫發炎,這讓吃東西開始變得酸酸痛痛不這麼滿足了。
一年後:這樣人生已經省下了24小時,哇喔!從此人生多了一天呢!但人生也多了另外一個東西──#牙周病。本來包覆牙齒的牙齦開始退縮並露出牙根,露出來的洞洞將會堆積更多的細菌與殘渣。這些黏住牙齦的細菌與殘渣讓身體的#免疫系統 將牙齦當作了 #壞份子 開始攻擊牙齦,並讓牙齦開始嚴重退化 (對,免疫系統其實有些時候都是幫倒忙),結局就是掉牙齒啦!
更之後:你以為掉牙齒是最終結局嗎?錯!口腔問題有極大機率會演變成慢性阻塞性肺病與肺炎。(Scannapieco et al., 2003)。更有科學家指出牙周病是導致#胰島素抗拮 與 #糖尿病前期 的正相關因素之一,另外反向也有正相關(Gurav, 2012; Negrato et al., 2013) 如果以上這些都嚇不倒你,那科科有個更壞的消息──科學家在30~40歲的男性病患中發現 #慢性牙周病與性功能障礙有極高正向關聯性!(Oguz et al., 2012; Zuo et al., 2011; 給那些問為什麼的人:科學家提出可能是因為口腔慢性發炎導致陰莖海綿體中的eNOS與NOS減少,這樣)

當然,刷牙這麼重要,那古人跟其他有牙齒的動物到底怎麼活下來的? 其實一方面是古人的食物沒現代這麼精緻跟甜,另一方面其實古人也有乖乖清潔牙齒喔!在西元前5000年的埃及人就用牙粉清潔牙齒了,而西元前3500年的巴比倫人也有用潔牙棒的習慣,當然在西元前1600年的漢人也有用牙刷的紀錄喔!至於其他動物就更多元化了:很多動物像鯊魚牙齒會一直長,所以壞了也不怕;很多動物像是草食動物吃的東西很難形成牙菌斑;也有動物會互相幫忙清牙齒,像是 #埃及鱷魚鳥 幫鱷魚潔牙。所以請不要再拿古人跟動物當不刷牙藉口啦!

在推廣定時刷牙的同時,科科也推薦大家可以對ERAD有幫助的 #易瑞得 #ERADER,想知更多詳情請參考以下網址~
https://www.lamarckbio.com/pages/erader

#醒醒吧沒有小鳥會幫你潔牙請自己刷
#刷牙有益身心不是空談
#美好夫妻關係從刷牙開始
#不知道要怎麼葉佩就會想到易瑞得


延伸閱讀:
震驚!喝豆漿長大的女生比較容易經痛?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html
慘!古代人失眠怎辦?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30.html
更多小知識: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
更多好用產品: https://www.lamarckbio.com/

2020年11月17日 星期二

瘦!咖啡真能瘦身?防彈咖啡又是啥?

 


先講結論!真要瘦還是乖乖 #持續運動 跟 #健康飲食 吧!其他都是不無小補罷了。

不過的確咖啡內的 #咖啡因 是能直接影響 #棕脂肪。(Velickovic et al., 2019) 而棕脂肪的主要功能便是燃燒熱量,如:燃燒脂肪與醣分來產生熱能。(ps. 脂肪分兩種。另一種脂肪便是白脂肪,主要功能是儲存)在人體實驗部分,他們發現到,如果人體攝取一定量的咖啡因,脖子上的棕脂肪會明顯變熱,也是燃燒熱量的一種表現。

但目前該實驗依然需要進一步考證,說到真的要靠喝咖啡減肥顯然還有一段距離。而且去咖啡廳喝個咖啡所獲得的熱量是棕脂肪燃燒熱量的上千倍。故科科只好在這重申一次哀傷的結論──乖乖運動吧!


好,說完咖啡。科科順便在這邊跟大家說明一下最近便利商店常看到的 #防彈咖啡。防彈咖啡其實就是 #生酮飲食 的一環。成分包含了咖啡、椰子油與奶油。所以如果單純只喝防彈咖啡就變相喝進一堆肥油,只會越喝越胖。防彈咖啡還必須搭配超低碳水化合物與超高蛋白質的飲食。(就是不吃飯麵只吃肉) 但其實 #生酮飲食 本身也是個極具爭議並且有危險性的減肥法,請勿自行嘗試喔!


無論如何,多個理由讓自己多喝幾口心愛的咖啡也無不可。歡迎選購 #北歐式烘焙 的 #拉札咖啡 #Lazacoffee,張大師親自現烘現磨的新鮮咖啡,保證味道跟外面放著的咖啡有渾然不同的口感與香氣喔!歡迎點選下面連結選購~
https://www.lamarckbio.com/products/lazacoffee


#有沒有注意到喝黑咖啡跟自己泡茶的人都很瘦
#減肥無他法只有故好運動飲食啦
#聽說檳榔也能讓身體發熱


延伸閱讀:
好熱!只好擦咖啡防曬?!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48.html
哇!喝咖啡可以預防糖尿病?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21.html
更多小知識: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
更多好用產品: https://www.lamarckbio.com/

2020年11月12日 星期四

噁!蔬菜水果長斑點是不是就該丟了?

 


 過了立冬之後,台灣也算正式進入冬季。

說到冬季必定會想到進補,這也是個好機會多買點食物回家煮火鍋養養可愛的脂肪細胞來過冬了。但一個不小心買多了,放在冰箱的食物可能因為不小心碰撞或放久點便開始變黑、長斑。

「啊!是病毒細菌感染!吃了會生病!丟掉!」可能有些比較在乎的家長們看到 #蔬果瘀青 便會這麼說。

答對了!不過請先別緊張,只是前半部答對而已。蔬果跟我們人體一樣,本來就黏著了幾十億的好壞細菌甚至真菌。但這些細菌、真菌經過數萬年的演化,本來就專攻於入侵這些蔬果,而蔬果為了對抗這些病菌也演化出了對應的防衛機制。比方有時看到果實上的黑色斑點便有可能是細菌性斑點病菌經過碰撞的傷口進入並跟蔬果防衛機制在打架的結果。但這些病菌 #對人體無害 的。所以直接吃那些斑點唯一的問題是 #生病死掉的組織不好吃 僅此而已。

所以其實大家會發現很少看到有人吃過期蔬果中毒生病 (直接吃菇婆芋這種就不予置評了)。就算真有致病的細菌,如大腸桿菌、沙門桿菌,這些細菌也大多不會導致 #蔬果瘀青 ,它們只會沾黏在蔬果上等待 #冤大頭人類 把它們吃下肚。故要避免這類食物中毒,還是請認真把蔬果 #洗乾淨 才有效,光看外表是沒意義的。

所以下次不管是放在冰箱太久,或是看到超市的 #惜福特價食品,都請放心食用。只要徹底清洗並妥善保存,且在吃的時候把不好吃的黑黃色或軟爛的部位切掉,雖然沒有 #秀色可餐,但保證還是 #美味安全 的!

而且根據環保署數據:保守估計台灣平均每人一年的廚餘量約96公斤,與歐美並列,同為浪費大國,比中日韓平均多20%,更是南亞、東南亞的8.7倍。故也懇請大家愛惜食物喔!

 如果肚肚不舒服,可以考慮吃 #益生菌, 也是不錯的選擇喔!

#知福惜福又省錢
#請勿浪費食物
#長黴菌毛毛的食物還是請整個丟掉因為原理不同
#食物還是盡量新鮮吃最可口

延伸閱讀:
怖!吃太多高脂肪食物增加的不僅僅是心血管疾病風險?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6/blog-post_12.html
 笑!酸性食物這種老派假知識早就...等等,這是真的?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9/blog-post.html

更多小知識: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
更多好用產品: https://www.lamarckbio.com/

2020年10月5日 星期一

賀!2020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得主出爐!

 

看完搞笑諾貝爾獎,就該來看看正統諾貝爾獎的得獎者啦!
就在昨天,諾貝爾委員會公布了今年的生理/醫學獎得主。分別是Harvey J.Alter、Charles M. Rice和Michael Houghton三位教授,得獎原因是──發現C型肝炎病毒與其相關研究。

雖然A型與B型肝炎早就被發現,但人們對於血源性肝炎 (血液傳染之肝炎) 依然不甚了解。一直到C型肝炎病毒被發現才補充了這一大塊空白,此發現也讓世界在研究肝硬化與肝癌上有了重大突破。更簡單的說,人們因此更容易使用血液檢測與治療因C型肝炎病毒導致的肝癌與肝硬化啦!而衛生環境相對不好的國家也因此大幅減少了因為輸血而導致的相關疾病。全球有上千萬人因此獲得有效治療與預防。

另外,諾貝爾獎也將在這幾天陸續揭露其他獎項。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恭喜也感謝得獎者

圖片與資料來源: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20. NobelPrize.org. Nobel Media AB 2020. Tue. 6 Oct 2020.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20/press-release/>

延伸閱讀:
讚!眾所矚目的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得獎名單出爐!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9/2020.html
到底,何謂感壓貼片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27.html
更多小知識: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
更多好用產品: https://www.lamarckbio.com/

2020年9月18日 星期五

讚!眾所矚目的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得獎名單出爐!

在美國時間的9/17晚間6點,2020年的 #搞笑諾貝爾獎 (#IgNobelPrize) 正式得獎名單出爐啦!不過今年因為疫情關係,沒有正式典禮,只有線上同步連線轉播頒獎典禮。
https://youtu.be/Amkyp-dhYX0
現在就來看看有哪些研(ㄍㄠˇ)究(ㄒㄧㄠˋ)獲得殊榮──
🤣聲學獎:讓鱷魚吸笑氣(氦氣)來研究鱷魚的發聲共振 (單純想用實驗室的名義聽鱷魚娃娃音吧!)
相關文獻: https://jeb.biologists.org/content/218/15/2442.article-info
🤣心理學獎:從眉毛可看出自戀者 (中國面相算命家表示: )
相關文獻: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jopy.12396
🤣和平獎:印度跟巴基斯坦外交官們會半夜偷跑去按對方門鈴然後烙跑 (和平真好。)
相關文獻: 評審說他們都是看報紙才知道的
🤣物理獎:高頻率震動蚯蚓會導致蚯蚓以水波的頻率抖動 (女兒(x)蚯蚓(o)是水做的骨肉)
相關文獻: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65295-4
🤣經濟學獎:貧富差距越懸殊的國家,國民就越愛接吻 (單身狗感到高興)
相關文獻: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9-43267-77
🤣管理學獎:中國殺手將工作外包,結果承包殺手也外包,而外包的外包就外包...包到最後沒人動手 (中國包商有口皆碑)
相關文獻: 評審說他們都是看報紙邊笑邊決定
🤣昆蟲學獎:部分昆蟲學家真的超怕蜘蛛 (證據顯示多兩條腿差很多)
相關文獻: https://academic.oup.com/ae/article/59/3/168/6813
🤣醫學獎:全新定義的心理疾病──【咀嚼聲恐懼症】 (Misophonia;吃飯發出聲音很噁耶!)
相關文獻: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65032716321681?via%3Dihub  &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54706
🤣醫學教育獎:多國(包含美國、俄羅斯等9國)領袖用新冠肺炎大流行證明政治人物比醫生跟科學家更能決定民眾的生死 (台灣笑而不語)
相關文獻: 評審說一樣是報紙看到啦
🤣材料學獎:冷凍人類大便做的刀子不好用 (流言終結!等等...為什麼?)
相關文獻: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409X19305371?via%3Dihub

以上就是2020年的諾貝爾搞笑獎得主,恭喜大家!
其中值得一提的得獎者是獲得醫學教育獎的白俄羅斯領導人Alexander Lukashenko也曾獨得2013年的和平獎,得獎原因是禁止白俄羅斯人在公眾場合鼓掌,並讓警方逮捕一名獨臂人而罪名是鼓掌。

另外,關於得主的獎金與獎盃,不是每個獎都會真的頒獎,像是醫學教育獎就應該沒人願意領獎。不過材料學獎得主們則可以獲得一個A4紙摺成的獎盃 (請自行下載列印) 跟十兆元舊辛巴威幣 (約台幣1元)

以上得獎研究大家最有興趣,最想深入了解的有哪些呢?請告訴我們喔!科科也將進一步探討。


延伸閱讀 (本屆遺珠之憾):
餓!杏鮑菇吃蟲長大的?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6/blog-post.html
奶!敢說全脂牛奶不好,小心科學家抓狂!歷時9年,橫跨21個國家的復仇記!(節目效果)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6/921.html

更多小知識: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
更多好用產品: https://www.lamarckbio.com/

2020年9月14日 星期一

笑!酸性食物這種老派假知識早就...等等,這是真的?

 

「#愛吃肉身體會變酸喔!」、「#酸性體質很容易被蚊子叮吼」、「#吃的太酸很容易生病喔!」這些話雖然可能已經是上個世紀的話術了,但相信大家一定偶爾還是會聽到身邊的人拿出來唸幾句。至於怎麼把身體變「鹼性」,大家一定聽過這答案──「應該吃酸酸的檸檬,因為越酸的水果到身體裡面越是鹼性。」這種黑人問號的答案。如果想要深究,肯定又要被回一句「#問那麼多幹嘛?我是為你好,要不要聽隨便你!」這種破壞感情的回答。久而久之,酸性鹼性就被當作假消息的老祖師爺一樣被恥笑。
這假消息的祖師爺就連政府都曾經拿出來鞭屍過 (https://reurl.cc/k0qXAn 衛福部網址,請安心點選) 簡單說就是身體酸鹼是恆定的,幾乎不可能變動,更不可能喝個檸檬汁就變鹼性。
假設真的很想靠檸檬改成鹼性體質,有個瘋狂科學家Tobey在1936年有測量的結果,結論是平均大約要一次喝八公斤的純檸檬汁才可以降低0.2的血液pH一陣子,然後身體就會想辦法變回鹼性了。


但你知道嗎?其實「酸鹼性食物」有一部分是真,有一部分是唬爛出來的喔!這種消息可以說是「半真半假」與「半瓶水響叮噹」的經典之作。

關於酸鹼性食物,並不是真的看這個食物是酸還是鹼 (不然狂吃鹼粽不就好了? 連名子都有鹼) 而是預估該食物在被消化之後讓腎臟代謝的「預估尿液酸度負擔值」potential renal acid loads (PRALs; Alam et al., 2012)。更簡單說就是該食物中的成分會讓腎臟為了酸鹼值而產生多少負擔以及排出多少酸。
就以檸檬為例子,檸檬本身pH2-3,是會讓人整張臉皺起來的超級酸;但在代謝之後的產物卻完全相反 (PRALs= -2.5),其鹼性成分可以減少尿液的酸性、減少腎臟的負擔。這也是為啥那些假消息中的「酸性體質」要靠檸檬來解。只是酸鹼跟體質無關,跟尿才有關。

至於為何要注意鹼性食物跟酸性食物。最主要原因就是上述的腎臟還有骨頭!太多的酸性食物(魚、蛋、起司、糖等)是會造成痛風、腎結石、尿道結石跟骨質酥鬆的 (Bonjour, 2013)。所以才會有一派科學家說可以多吃鹼性食物 (水果、蔬菜)。
當然,眼睛明亮的客官肯定看出了端倪──少吃大魚大肉,多吃蔬果。這根本不僅僅是酸鹼性食物的推薦飲食法,是所有健康飲食不論派別都要求的飲食法啊!(先不管生酮飲食這個怪流派了) 簡單來說,先不要管酸鹼了,根據衛生組織的飲食建議去攝取多種營養,並且多吃蔬菜少吃肉跟糖就對啦!

不過吃來吃去,腸道健康很重要,腎臟、尿酸也很重要。每天來六顆 #益瑞得 #ERADER 讓您吃喝不煩惱喔! https://www.lamarckbio.com/pages/erader
而好的益生菌也是健康消化系統的關鍵喔!#納馬科嚴選 多種針對不同需求之 #益生菌,保證滿足家裡每個人,歡迎選購喔! https://www.lamarckbio.com/pages/lamarck-select


順便分享正確說法:
#愛吃肉是尿會變酸喔
#很容易被蚊子叮的都是帥哥或正妹吼
#吃的太酸很容易生病是真的不過說酸是說尿酸不是身體酸如果是身體酸有可能是痛風這也是尿酸引起不是體質酸喔
#問那麼多真是不錯就讓我好好指導你正確知識吧

#想分享知識前還是先多多深入了解才不會搞笑喔
#全新概念保健食品易瑞得
#何不養個免把屎把尿但又忠心可愛的寵物益生菌在腸胃裡面


延伸閱讀:
我朋友的朋友跟我說......五個最常聽到的健康迷思大破解?!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_27.html
"嗚嗚,我又被假消息騙了啦!"五個小方法揭發農場假健康訊息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_15.html

更多小知識: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
更多好用產品: https://www.lamarckbio.com/

2020年8月26日 星期三

真假?吃蚯蚓可以治血栓?

坊間保健食品百百種,也有很多形容的飛天鑽地。讓人不禁懷疑,如果那麼有效,人們何必去看醫生?其實很多保健食品都比較偏向於「輔助」甚至是「心理幫助」,而非治療。當然現今法律也規定保健食品如果涉及療效就是犯法。所以如果有保健食品直接大辣辣地說可以「治療」疾病,請放心檢舉吧!

那今天就來談談從去年就紅到現在的 #紅蚯蚓酵素 吧!到底在科學證據上,這些產品的效果如何就在這邊直接揭曉啦!

#紅蚯蚓 #Lumbricus rubellus 身體裡有一群特殊的 #蛋白酶 #proteinase (對,有很多不同的酵素形成的,例如U3EE、SPP-501等,不同實驗室就有不同的研究標的物) 可以分解血液中 #纖維蛋白,進而被證實有幫助溶解血栓的功能,並且被廣泛運用在預防與輔助治療血栓方面的問題。(Grdiša et al., 2009) 其實早在90年代,日本就有很多科學家在研究漢方中的 #地龍 在各種疾病上的運動,並進一步發現純化的 #紅蚯蚓酵素 可以溶解血栓 (Mihara et al., 1991) 並在2018年確立了這群蛋白酶的功能 (Wang et al., 2018)
1.溶解血栓
2.抑制血小板聚集
3.抗纖維化

接下來就是重點啦!其實以上的功能主要都是在動物實驗上實現,例如使用有血栓問題的老鼠,給予口服蚯蚓酵素看其溶解程度等。 (Kim et al., 1998; Lee et al., 2007) 至於在人體上的實驗,通常以個案並輔佐以處方藥居多,但也是有一定的幫助 (Niespialowska-Steuden, 2012) 目前沒有大量科學證據證明對於人體的血栓有顯著效果。

給忙碌人的快速結論: #紅蚯蚓酵素 是可以溶解血栓,但主要研究對象是老鼠等動物。在人體上則有少量的證據表示有溶解血栓輔助效果,但還是需要服用其他抗血栓的處方藥,沒有直接用蚯蚓酵素治療的紀錄。不過科學家有"可以預防血栓"的結論。(Grdiša et al., 2009)

更簡單說就是有病還是要看醫生,保健食品則是輔助。最好還是服用前請洽醫師意見才是正解喔!
當然,吃保健食品跟去超市買食物一樣,還是要注意是否是良好、合法的食品喔!納馬科謹嚴選大廠保健食品,只有最好的品質,才能讓大家吃得安心呀!

#心態正確最健康
#藥補不如食補也算對啦
#納馬科嚴選納馬科推薦

延伸閱讀:
真假?薑到底可不可以緩解經痛?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6.html
哇!喝咖啡可以預防糖尿病?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21.html

更多小知識: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
更多好用產品: https://www.lamarckbio.com/

2020年8月21日 星期五

還有?腸道好菌怎麼選,益生菌新手必看指南!Part 2


上次簡單介紹了益生菌以及益處。這次就來談談如何分別與挑選各種益生菌。

益生菌基本上就兩屬 (就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的第二個"屬"):
1. 乳桿菌屬 Lactobacillus:最常見的益生菌,其中A菌、C菌就是這屬。
2. 雙歧桿菌屬 Bifidobacterium:也就是比菲德氏菌或是B菌。也非常常見。
當然也有鏈球菌屬的嗜熱鏈球菌 (做優格用),但這些就比較少出現在一般市面上的益生菌食品上,這種通常都會跟食物發酵比較有關,所以會跟食物一起被吃下去,例如泡菜、起司等等。

基本上這樣的分類就可以代表市面上99%以上的益生菌保健食品或健康食品了。以 #LP33 為例子,這就是副乾酪乳桿菌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中第33號菌株。通常同種的益生菌功能與存活位置 (不同的菌會在不同的位置,如在大腸或胃) 都是大同小異,但菌株的不同也代表了不同程度的功用以及特殊功能。舉個例子:LP555可能跟LP666的存在位置與功用都一樣,但一株可能對小腸分泌比較有幫助,但另一株是對腹瀉有幫助。這就任君挑選與比較了。

每種不同的菌株或菌種都有不同的功用,也因此可以依照食用者的需求去挑選正確的益生菌。以下依據 #科學文獻紀載 簡單介紹各種不同情境下的菌種:
1. 過敏、花粉症 (Dennis-Wall et al., 2017):根據研究,Lactobacillus gasseri #加氏乳桿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 #比菲德氏菌、 Bifidobacterium #龍根菌 三者合一使用八周後明顯改善季節性鼻過敏。
2. 便祕、腸躁症:很多菌株都有幫助,包含乳酸桿菌、比菲德氏菌、龍根菌,甚至優格、酵母菌等等都有幫助。所以如果有便祕問題吃點益生菌就對啦!(Mezzasalma et al., 2016; Spiller et al., 2017; Amenta et al., 2006)
3. 腹瀉 (Sazawal et al., 2006):如果是烙賽問題,有些人不建議吃益生菌。但科學家反而發現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嗜酸乳桿菌 與 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保加利亞乳桿菌 反而可以幫助緩解烙賽問題喔!
4. 提升免疫力:益生菌有效增強免疫力這種話應該在電視廣告中時常聽到。精確來說,科學家發現 #捲曲乳桿菌 可以減少女性尿道炎發生機率 (Stapleton et al., 2011)、#乳酸菌 加上 #比菲德氏菌 與 #動物雙歧桿菌 可以減少小孩濕疹風險 (Kim et al., 2015)、#鼠李糖乳桿菌 可以減少小孩呼吸道與腸胃道感染問題 (Hatakka et al., 2001)
5. 減肥 (Cardinelli et al., 2015):對!益生菌可以幫助減肥喔!其一原因是腸胃的菌決定了腸胃吸收營養的程度。故有些菌可以抑制吸收脂肪與熱量,如: #加氏乳桿菌 (Hamad et al., 2009)。第二種原因是直接影響新陳代謝與脂肪合成,如: #鼠李糖乳桿菌 配合 #動物雙歧桿菌 (B. animalis subsp. lactis; Mekkes, 2014)。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研究通常是動物實驗或是不夠顯著去證明可以完整解決肥胖問題 (Park and Bae, 2015),加上肥胖跟飲食與生活習慣關係更大,故想減肥還是先從運動與生活習慣著手為主,再以益生菌為輔吧!

當然,以上都只是冰山一角罷了,還有更多更多的好處被科學家發現。順帶一提,根據研究,益生菌吃越多是越好,但也有極限,因為腸子就那麼長。另外吃太多目前也沒發現有任何副作用,頂多拉出來,故請安心服用。(Kligler and Cohrssen, 2008) 最後,買益生菌也請注意是否是合法工廠製造且是活生生的益生菌菌粉,衛生安全是最基本的喔!

看到這邊,是不是覺得眼花撩亂,依然不知道該怎麼挑選嗎?放心,我們已經為您精心挑選了數種不同取向、針對不同族群的益生菌,讓您一目了然!目前共五種複合益生菌任君挑選,現在就請進入我們官網中選擇您所需要的益生菌吧!
https://www.lamarckbio.com/pages/lamarck-select



#何不養個免把屎把尿但又忠心可愛的益生菌
#要來我家看我養的寵物嗎只是需要帶顯微鏡就是
#納馬科嚴選納馬科推薦
#釀了你喔❤

 延伸閱讀:
益生菌不只讓人更好大便,連"那個"也會更好!優格也有效?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html
LP48?癢樂多?腸道好菌怎麼選,益生菌新手必看指南!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8/lp48.html

更多小知識: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
更多好用產品: https://www.lamarckbio.com/

2020年8月13日 星期四

不!頭髮開始越掉越多到底有沒有救?

 

掉頭髮、禿頭問題一直都是很多人的問題。這不僅僅是男生的苦惱,在現代也有越來越多女性開始注意到因為壓力、懷孕生產或是賀爾蒙失調導致的大量落髮。

根據統計,在台灣有四到五成的人有意識到掉髮問題;其中女性比例佔了二到三成。(Lin, 2008) 雖然沒頭髮對生理上不會有太多的影響,但對心理上的打擊絕對是重重打擊啊!也因如此,各種植髮、掉髮診所或是掉髮工具也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
但不幸的是,已經死亡的毛囊就如同逝去的愛情無法修復,目前依然沒有技術可以讓細胞復活。因此大部分的增髮產品都是用外力(如假髮、植髮等)或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預防方法為主。所以鄉親啊!想要頭髮陪你長長久久就記得早點注意到自己的髮量啊!

這裡科科便列舉幾種對頭髮有幫助的營養物質跟大家分享,讓大家知道洗髮精或保健品中那些成分可以對頭髮有幫助。不過請注意,這些營養素對掉髮與生髮幫助還是有限,加上掉髮原因多多種,並不是一定有效。故這裡僅提供科學家的一些證據與見解,真的要治療還是請洽詢醫美或皮膚科醫師喔!

1. 綜合維他命 (HCHS, 2009)
維他命對人體幫助就不用多解釋了,對髮囊細胞當然也有幫助。包含A、B群(葉酸、生物素等等)、C。主要機制有:消除自由基、抗氧化、增強細胞活性、促進新陳代謝、本身就是細胞必須的酵素等等。所以缺乏維生素可是會導致掉髮的喔!
2. 硒、鈣、鋅、碘、鐵 等礦物質 (HCHS, 2009)
如同維他命,各種礦物質也是頭髮的關鍵。請記得充分補充!
3. 胺基酸 (Zhang et al., 2007)
由於頭髮幾乎都是蛋白質組成,故補充胺基酸,蛋白質的成分,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科學家發現若是缺乏胺基酸也會導致掉髮與禿頭的問題。
3. 馬尾草 (HCHS, 2009)
馬尾草是天然的硒元素與胺基酸的良好來源,並對於毛髮增生有一定的幫助。
4. 銀杏 (Chang et al., 2016)
銀杏被科學家們發現能加速頭皮血流速度,提供毛囊足夠的營養,以強健毛髮。
5. 肉桂
肉桂中的肉桂醛、肉桂酸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長,常有洗髮精添加以助預防皮屑。
5. 左旋C (Shanmugam, 2009)
雖然左旋C也是維他命的一種,但其獨特之處值得額外一提。左旋C是維他命C中最會被吸收的一種,也因為其分子小,可以直接穿透皮膚被吸收,常常被用於塗抹在臉上或是打雷射時使用。而其超強大的抗氧化與對抗自由基能力更是成為美容保養品的常客。在韓國,有科學家使用了最好吸收的特殊 #左旋C磷酸鎂 #MAP,加上了頭髮必須的硫化物做動物實驗。發現到確實可以增加毛髮增長率以及減少毛髮掉落程度。(Shanmugam, 2009)

正所謂:有毛可長先保養,莫待無毛戴假髮。記得提早注意髮量,以及注意平日營養補充,加上使用良好的洗髮、潤髮乳才是真正的避免落髮之根本啊!

當然,想要一舉數得,便可以使用含有 #銀杏#馬尾草#肉桂#MAP  的 #濤墨極緻修護洗髮精 #Taomoushampoo ,讓您維持頭皮與頭髮的健康,恢復頭髮豐盈與光澤感~

#全新上市
#柔2亮2閃2動人
#我才沒禿咧只是頭髮長得比較慢
#歡迎選購

延伸閱讀:
到底,何謂感壓貼片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27.html
濤墨極緻修護洗髮精
https://www.lamarckbio.com/products/taomou-length-strengthening-shampoo

更多小知識: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
更多好用產品: https://www.lamarckbio.com/

2020年8月6日 星期四

LP48?癢樂多?腸道好菌怎麼選,益生菌新手必看指南!


從最早的 #可爾必思 與 #養樂多 到現在的各種某大學研發或知名DJ推薦之琳瑯滿目 #益生菌株,有的一包加一種、有的一包可以加到20種。到底怎麼挑怎麼選,就讓科科幫大家簡單講解一下益生菌初階指南吧!

人體中各種好菌壞菌的總數量是細胞總數的十倍,而其中大部分的細菌都存在腸道之中。而這些在腸道中的小生命體跟我們的健康程度又有非常大的關係,像是體重、消化、免疫、皮膚狀況以及各種疾病的發病率都有一定的關聯。 (Clemente et al., 2012)
而 #益生菌 指的就是幾種被人類吃下肚後可以幫人類健康up up 的特定好菌種,有些是酵母菌、有些則是桿菌或其他種類的菌株。作用機制非常簡單,這些細菌被吃下去後會留在腸道之中,並且自我繁殖增生,進而對人體產生有益的東西或是跟壞菌打架。讓整體的腸道環境變好。簡單舉例來說就是在花園中引進益蟲來驅趕壞蟲。

如果說要從一般食品中取得益生菌的話,最常見的就是 #味增、#納豆、#泡菜、#酸菜、 #優格 等等。這些都是對腸道有幫助的好食物。而益生菌的種類又以 #Lactobacillus #乳酸桿菌 與 #Bifidobacterium #雙歧桿菌 這兩種最多。市面上不管說一包有多少種菌株等等,基本上都是這兩種的分支。就如同貓貓也有波斯貓跟暹羅貓等等,但都是貓貓。有趣的是,雖然都是同一屬的菌,但各種不同菌株所導致的效果跟要求的環境也大不相同,所以選擇適合的菌株也是很重要的環節。至於如何挑選,就留在下一次討論吧!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一個人的腸道會有數百到一千多種的菌種,就像是一個小型的地球。而各種菌種也跟人類一樣會為了資源與生存互相打架,或是訂下各種規則 (例如有些通常只會待在幽門的幽門桿菌),宛如一個小小社會。甚至有一派學者直接把腸道菌當作是一種 #器官 來認真看待。(Hara et al., 2006)

至於這些小小益生菌在人體中,最主要的工作有這些:
1. 製造維他命K與部分B群 (Cummings & Macfarlane, 1997)
2. 幫忙消化纖維,讓人體可以吸收 (Natarajan & Pluznick, 2014)
3. 改善腸道環境、增強免疫力 (Lei, Nair and Alegre, 2014)
4. 抑制壞菌與避免疾病 (Quigley et al., 2010)

所以如果重視並服用益生菌相關產品的話,是有可能會有以下好處:
1. 增進腸道健康,具體而言可以改善 #腸躁症 (Moayyedi et al., 2008) 與 #結腸炎 (Ghouri et al., 2014) 等等
2. 體重改善。(但某些研究指出可能增加體重,需更多研究支持;Million et al., 2013)
3. 之前提到的憂鬱症與焦慮症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html)

當然,說完好處也是要說說壞處,通常一開始吃益生菌會因為腸道在變化而有放屁跟腸胃不適的問題,但通常持續服用一週後就會有所改善。(Kligler et al., 2008) 但如果有以下情況請停止服用益生菌並詢問醫師:
1. 無法停止的腹瀉
2. 目前服用抗生素或是免疫抑制劑者 (如嚴重細菌感染者、癌症病人或愛滋病患者)
3. 其他各種可能的不適感

這次科科就簡單講解到這邊,簡單說益生菌不是只是吃便秘,功用多多多。下一次,我們將進一步講解如何挑選好的益生菌與益菌元是什麼,敬請期待~

#哥不養寵物養益菌還比較划算
#抓住男人的心就要抓住男人的胃跟細菌
#女人也一樣

 延伸閱讀:
益生菌不只讓人更好大便,連"那個"也會更好!優格也有效?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html
餓!杏鮑菇吃蟲長大的?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6/blog-post.html

更多小知識: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
更多好用產品: https://www.lamarckbio.com/

2020年7月27日 星期一

我朋友的朋友跟我說......五個最常聽到的健康迷思大破解?!


「跟你說,那個醫生都說......我是聽我朋友的姑媽的乾弟的外甥跟我講的,千萬不要不信邪!」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類似的話語,那種感覺煞有其事、似真似假的"常識"。
不過通常因為這種"常識"是朋友說的、信了又無傷大雅,然後就一傳十、十傳百的流傳出去,到底真實度跟那個"醫生"到底是誰,就又不是那麼重要了。反正能拿來說嘴最重要!但,錯誤的訊息卻可能造成更大的傷害,請大家八卦說雖說但請不要隨意聽信啊!

今天就來跟著科科細數五個最常聽到的"鄉里常識"吧!

1. 千萬別叫醒夢遊中的人啊! (X)
「如果看到有人夢遊,千萬別叫醒他!不然他靈魂會回不來/心臟病發喔!」這種迷思相信大家都有聽過。不過因為要遇到人夢遊的機率微乎其微,就沒人去管真實性。但真的遇到了該怎辦呢?
美國睡眠基金會指出:不叫醒夢遊的人才是真的危險!(Sleep.org, 2020) 因為睡夢中反而可能會傷害自己或別人。所以最好方式還是大叫或製造聲音吵醒他,讓他乖乖回去睡覺。不過在夢遊中被吵醒一定會感到困惑,這時請跟他解釋:「你夢遊啦!」但千萬別靠近或接觸,因為夢遊者可能把接觸到的人當作威脅而攻擊。


2. 游泳前吃東西會容易抽筋喔! (O)
小時候游泳前一定聽過家長說過不准吃東西,理由通常是這樣可能會抽筋或是肚子痛,所以都要飯前或飯後幾小時才能游泳。這設定太麻煩了吧?肯定是大人吃飽嫌麻煩不准小朋友游泳而已!
可惜這個"常識"是正確的。沒錯!吃飯後請不要馬上跑去游泳喔!因為如果飯後太認真游泳,會因為血液都在腸胃道作用而減少四肢的血流量,進而導致輕微抽筋的問題。(O'Connor, 2005) 加上這對腸胃消化也不太好。所以請飯後還是等一下再去游泳吧!

3. 人的舌頭只能嘗到酸甜苦三種味道! (X)
有些人在吃麻辣鍋的時候,為了顯示自己學識淵博,都會說一句:「人其實只有三種味覺,不是四種,所以只有酸甜苦。而辣是痛覺!」這時,身為人體知識小老師的您就可以回嗆:「錯!人的舌頭依然是四種味覺受器,是酸甜苦與"鮮"。」
所以這題是錯的。人的舌頭除了古人說的酸甜苦辣(或是痛)以外,其實還有一種味道叫做"鮮" (英文為 umami...對,因為是日本東大發現的,日文"旨味"直接翻成英文。也可以稱為 savory)。主要的來源是海菜、香菇、肉、魚中的MSG,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味精",又稱為麩胺酸鈉。(Ikeda,1908) 至於吃太多味精會反胃嘔吐等迷思,礙於篇幅,下次再說吧!

4. 小朋友吃太多糖會變過動兒! (X)
現代父母養小孩時,旁邊肯定有一堆親朋好友跟著出意見。而其中最常聽到的就是:「不可以給小孩子吃糖,現代醫學說不然會變過動兒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喔!」這時身為父母者肯定把甜食當作妖魔鬼怪,最好小朋友這輩子都不要吃糖。
為了小孩的福利,這邊只能說聲:您錯了。真正的現代醫學專家打臉道:「根據研究,不管一般小孩還是過動兒,吃糖都不會對認知或行為造成任何影響,更不會因此過動。這種想法都是"個人經驗談"與"大家這樣說"的謬論。」(Wolraich, Wilson,  & White, 1995)
啊!不過吃太多糖還是會讓小孩有變胖問題,請注意喔!也可能因為想吃更多糖而討厭吃其他食物,這也請注意就是。

5. 還不穿衣服?這樣會感冒! (?)
如果有人說:「天氣這麼冷,還不保暖會感冒的!」在您準備嗆聲說:「感冒是病毒引起的,跟天氣無關!」之前,有些事情還是需要討論一下的。
首先,的確感冒是病毒引起,跟天氣無關。但是感冒病毒"確實"容易在比較冷的人體中存活下來 (Foxman, 2016) 加上流感通常好發於秋冬之際,感染的機會也會大幅上升。故這句話以結果而言是對的,但原因方面則是錯的。所以如果媽媽下次說記得多穿件衣服,還是請說聲謝謝並乖乖穿上吧!

如果有想要知道的其他小知識,也請留言跟科科說啊!看完了如果大腦大爆炸也請貼個#舒寧貼片 #calmpatch 壓壓驚

#每個常識後面都有個道理要探討
#流言終結者人體篇
#硬要業配


 延伸閱讀:
什麼?喝牛奶會導致兒童得到第一型糖尿病?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6/blog-post_19.html
"嗚嗚,我又被假消息騙了啦!"五個小方法揭發農場假健康訊息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7/blog-post_15.html

更多小知識: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
更多好用小物:
https://www.lamarckbio.com/

2020年7月17日 星期五

「啊我就怕睡不著。」不再是上班族下班後不運動的藉口了!睡前做對"這六種運動",讓人更好睡!


現代人工作忙碌不已,真的有時間運動可能都是晚上下班後了。不過肯定有人會說:「睡覺前還做這麼多運動,等一下睡不著怎辦?」但這句話很不幸的被科學家打臉了。

在今年的兩個實驗中(Saidi et al., 2020; Stutz, Eiholzer and Spengler, 2020)證實了,睡前 #適度運動 是不會影響到睡眠品質的。更精確來說,睡前60到90分鐘以上運動不會影響睡眠,更可以增進睡眠品質。

各種運動中,以下這幾種運動在睡前做不僅對身體有很大的幫助,更能幫助睡眠喔:(Nunez, 2020)
1. 瑜珈
2. 伸展操
3. 走路
4. 輕鬆的游泳
5. 騎腳踏車
6. 中度重訓

而以下這些運動則是應該避免的:
1. 塔巴塔 (高強度間歇運動)
3. 跑步
4. 跳繩
5. 高強度腳踏車
6. 高強度重訓

簡單說,適度且輕鬆的運動,如陪老人家去公園走走等對於睡眠都是有非常大的幫助。(被嘮叨到睡不著不包括在內) 都不運動反而會讓睡眠品質下降喔!專家(Nunez, 2020)更建議一個禮拜要做150分鐘的運動,建議分五天各做30分鐘效果最好。如果怕太累也可以一次15分鐘,一天做兩種不同的運動。這樣對身體跟睡眠最好喔!

當然,運動後肯定要來一片 #筋爽貼片 #soothepatch 來消除運動後疲勞,之後睡前再來一片 #舒寧貼片 #calmpatch 來輔助就更完美啦!

#說工作太忙沒時間運動的藉口人就放棄勸說吧
#科科每天都陪老太太逛公園
#科科知道講到睡前運動大家都在想啥請不要說出來就好
#神秘的第七種幫助睡眠運動請心照不宣

延伸閱讀:
急!睡不著怎辦?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6/blog-post_19.html
慘!古代人失眠怎辦?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30.html

更多小知識: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
更多好用小物:
https://www.lamarckbio.com/

2020年7月15日 星期三

"嗚嗚,我又被假消息騙了啦!"五個小方法揭發農場假健康訊息


在這個謠言、怪新聞滿天飛的年代,大家多多少少都會收到奇怪的健康消息過,像是 #喝生地瓜葉汁抗武漢肺炎 或是 #百歲和尚都吃生馬鈴薯 之類一看就知道有問題的消息,不幸的是總有幾個人會相信還真的去嘗試。如果這發生在自己親人身上更是讓人氣憤不已。無傷大雅的就算了,但要是真的有人因此誤食有毒食物,如生馬鈴薯,那就後悔莫及啦!

到底這些農場假新聞是幹嘛用的?
通常這些假健康知識消息不是為了騙流量就是要騙人買相關「號稱保健」的食品。當然不排除有些就是唯恐天下不亂又截稿在即的可憐農場文作家亂寫出來的東西。

媒體專家有五個小方法讓大家更能去揭穿錯誤假消息:(Sweet, 2020)
1. 交叉比對。
這非常簡單,看到有某長輩傳來的健康資訊,直接把標題複製並貼上到搜尋網站,去看看別人是怎麼說的。如果是假的資訊,通常會有媒體查核中心說這是假消息。
2. 看看留言板
有些Line上面到處流傳的假資訊都是youtube連結,這時點進去看的時候可以看看下面的留言板是否充斥著憤怒的民眾留言這是假新聞,那就可以快速初步分辨了。
3. 想想這消息的目的。
看到一則消息,可以想想這訊息背後的目的是啥。這也適用於政治消息。得利的是誰?誰想帶風向?這都是可以多想想的
4. 分享前請三思。
很多群組都充斥著一堆奇奇怪怪的分享文,有些還會夾帶著操著北京口音的youtube影片。下次在分享前請先用上述三個方法認真思考一下,或是看到長輩在分享前提醒他們一下,都可以遏止假消息的傳播。
5. 媒體來源
媒體來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這媒體是不知名媒體?這媒體專出農場假新聞?聽都沒聽過的廣告公司?看到不認識的人或公司名稱都請務必三思啊!在看新聞與資訊前請先找到可以信賴的平台或媒體,尤其是能標出資料來源與負責任的媒體平台更是首選。

另外,LINE本身也有事實查證中心,相關內容可以參考這: https://news.cts.com.tw/cts/life/201907/201907221968386.htm
在這資訊爆炸的年代,思考與篩選是不分老少都要注意的事情喔!

#科科寫文章前都是再三確認並附上能信賴的文章來源
#負責好媒體

延伸閱讀:
喝牛奶會導致兒童得到第一型糖尿病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19.html

更多小知識: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
更多好用小物:
https://www.lamarckbio.com/

2020年7月13日 星期一

益生菌不只讓人更好大便,連"那個"也會更好!優格也有效?

#益生菌 #probiotic 的好,大家都知道。更不用提廣告上常出現的LPxx跟比XX氏菌。
的確,益生菌對於腸道的改善是非常顯著的,不僅改善了消化功能、更能抑制壞菌的生成。
不過想也知道,科學家們對益生菌的研究哪可能只停留在腸胃道,他們早就「虎視眈眈」啦!因為這些可愛的小生物們對人體的影響可不僅僅是「好大便」、「清尿尿」這麼簡單而已。

在之前有提到過關於大腦跟腸胃之間的愛恨情仇。(請見下面延伸閱讀) 如今這條 #剪不斷理還亂 的 #腸腦軸線 gut-brain axis 更被證明了會去影響到人們的情緒!(Noonan et al., 2020)

科學家在整理15年來的各種益生菌研究中發現,服用益生菌可以有效改善 #憂鬱症 與些微幫助 #焦慮症 患者的情緒與症狀。連最近很流行的 #益菌元 #prebiotic 也因為改善益生菌的成長而對患者症狀有所幫助。(但益菌元本身對於症狀無作用)

至於到底是哪些益生菌對憂鬱症與焦慮症有幫助?
其實我們常吃的優格所含的 #Lactobacillus #乳酸桿菌株 以及 益生菌保健食品常常添加的 #Bifidobacteria #比菲德氏菌株都有幫助。還有 #泡菜 中的L. plantarum 299v 雖然對情緒無幫助,但卻可以幫助增加認知功能與集中精神。

所以下次有人心情不好,送他一瓶優格或一盒益生菌,不僅大方不失禮還能有幫助呢!或是送他一包 #舒寧貼片 #soothepatch ,內含發酵GABA產物,也是可以幫助鎮定情緒的喔!

#其實科科覺得吃東西本身就非常紓壓
#我愛吃我驕傲

延伸閱讀:
怖!吃太多高脂肪食物增加的不僅僅是心血管疾病風險?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6/blog-post_12.html
到底,何謂感壓貼片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27.html

更多小知識: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
更多好用產品: https://www.lamarckbio.com/

2020年6月24日 星期三

餓!肉粽節又到了,到底怎忌口?


身為台灣人,每到佳節第一個想到的肯定不是要怎麼慶祝,而是該吃什麼應景。當然 #端午節 免不了就是大吃肉粽啦!#戰南北? #中國節日? 拜託!吃飽了再說吧!
但是,身為 #代謝症候群 的人們與 #糖尿病 的人們肯定又開始苦惱怎麼度過這煎熬的美食季節。是否連一口肉粽都不能吃呢?

其實,罪惡感並不是肉粽或鹼粽本身,而是 #醬料 啊此不知不覺就會攝取過多的糖份或鈉。小小一匙甜辣醬或是果糖都更容易讓血糖飆高或是增加腎臟負擔。
當然,粽子本身的餡料也是要注意, #肥肉、 #鹹蛋黃 都是盡量淺嚐即止。肉粽本身的糯米也比較容易影響血糖的穩定,糖尿病患者本身可以選擇五穀粽會比較保險。
最後,也請別忘記蔬菜多少額外吃點吶!更別忘記飯後也要吃 #易瑞得 #ERADER 保養一下喔!


科科祝大家 #端午節愉快
#沒在分南部粽北部粽只有正港肉粽跟油飯團兩種
#不服來戰
更多資訊: https://www.lamarckbio.com/
其他新知: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
延伸閱讀:
怖!吃太多高脂肪食物增加的不僅僅是心血管疾病風險?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6/blog-post_12.html
不!糖尿病會增加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感染風險?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2020/05/covid-19.html

2020年6月19日 星期五

急!睡不著怎辦?

在忙碌的現代,睡眠時間如同鑽石一樣珍貴,但在睡覺時間卻睡不著真的會讓人抓狂。睡不著的原因有很多種,解決的辦法卻常常只有吃藥或躺著等時間過去。到底還有哪些方法呢?

以下有三種專家們推薦的方式供大家參考:
一、 美軍法 (Ackman, 2018)
顧名思義就是美軍在使用的方法。此方法是美國海軍飛行學校教導軍校生的方法。基本上正常人只需要兩分鐘即可入睡,這方法通常需要大約六周的時間來練習。但習慣之後,不管在戰場壕溝中還是在戰艦的機房內都可以安穩睡著喔!至少學校是這樣說的...
1. 放鬆臉部肌肉
2. 放鬆肩膀並讓雙手自然垂放身子兩側
3. 呼氣,放鬆胸膛
4. 放鬆大腿、小腿
5. 完全不想任何東西或是放鬆的情境10秒
6. 如果上一步不管用,就想著「不要想」10秒
7. 想著或者不想.............睡著。
如果這招不管用,可能就是要多練習個幾次,至少學校說要42個晚上來練習啦!

二、 4-7-8呼吸大法 (Legg, 2018)
這本來是氣喘跟呼吸道疾病的人舒緩症狀使用。但可能每次做完都有人睡著,乾脆當睡眠呼吸法吧!
0. 首先必須先練習要持續把舌頭頂在門牙的後方處,至少要可以維持到睡著
1. 些微張開嘴巴,並讓空氣慢慢呼出嘴巴並帶有嘶嘶聲
2. 然後閉上嘴巴,用鼻子輕輕把氣吸進肺部,並暗數1到4
3. 屏住呼吸,暗數1到7
4. 用嘴把吐氣,就像第一步,但這次暗數1到8
5. 重複步驟2到步驟4,並盡量不要太在意秒數或數字,讓週期盡量無心地自然完成
6. 有睡意了就睡著吧,不要再數1234了。

三、 漸進式肌肉放鬆 (PMR; Biggers, 2018)
PMR,全名為 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此方法可以跟4-7-8呼吸一起使用喔!注意,請躺在床上執行。
1. 用力張大眼睛5秒,藉此緊繃前額肌肉
2. 瞬間放鬆,感覺前額肌肉好像洩氣了一樣,然後休息10秒
3. 用力裂嘴微笑5秒,藉此緊繃雙頰
4. 瞬間放鬆並休息10秒
5. 用力閉眼睛5秒,藉此緊繃眼皮
6. 瞬間放鬆並休息10秒
7. 稍微抬頭好像要看到床頭櫃一樣5秒
8. 放鬆讓頭回到枕頭10秒
9. 讓四肢往床尾方向用力延伸5秒 (假設你躺的姿勢正確)
10.放鬆..........睡覺吧!

其實除了上訴的三種方法外,這裡也十分推薦可以按壓手腕上的神門穴與內關穴,這兩個穴道也跟寧神鎮定有關。搭配貼上 #舒寧貼片 使用,效果更好喔!穴道位置如圖所示。


更多詳情:https://www.lamarckbio.com/pages/patch-park

2020年6月17日 星期三

懂?尿液透露出健康警訊啦!

在台灣有很多的老人家都很喜歡注意尿意的顏色,通常我們感覺越透明清澈就表示可能越健康。不過這種衡量方法也不是單純民間偏方,而是有所依據的。

因為尿液的深淺其實就跟身體的水分是否充足有很大的影響。而身體是否太多或太少水,自然也跟健康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大腦認知能力(Adan, 2012)與男生性功能(Holland, 2017)都會因為身體缺少水分而出現障礙喔!

那應該要怎麼辨識呢?就請尿在馬桶後專心看一下,然後比對一下上面的圖片。(Wojcik, 2019)
1. 山泉:這表示你水喝太多啦!身體中的水分已經多到可能讓你有點頻尿。通常太多水是不太會有事,但也是有可能會稀釋掉身體中的電解質;嚴重者也可能水中毒。不過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就是要常上廁所很不方便。
2. 檸檬水到淡啤酒:這種顏色基本上就是 #尿光譜 中最完美的顏色啦!請繼續保持。
3. 伯爵茶:看來你可能不太喜歡喝水,不然就是都喝飲料。這代表身體中需要的水分低於所獲取的水分。多喝點水吧!
4. 鐵觀音...或是氣泡可樂:老天鵝阿!不僅顏色很深,還有一堆泡泡?看來你可能有嚴重的脫水現象。不管是沒喝水、嘔吐或腹瀉都有可能造成身體嚴重脫水。還好大部分的人都可以靠喝大量的水來恢復應有的水分含量。但如果喝水還是無法解決問題,千萬別輕忽這些症狀,泡泡跟深色尿代表著血液中可能有太多的蛋白質或其他物質,這也表示腎臟或肝臟可能有問題。快去看醫生吧!

除了上述的顏色以外,相信大家在很多時候也看過各種五顏六色的尿意,這裡列舉出幾種可能,也供大家參考。


顏色 食物原因 病理因素
紅到粉紅 黑梅、甜菜根、大黃 血尿、排泄系統感染、癌症、內出血
橘色 紅蘿蔔、維他命B 脫水、肝臟膽管問題
藍色到綠色 蘆筍或食用色素 尿道感染、某些醫學顯影劑
紫色到靛青 食用色素 尿道感染、高鹼性尿液症
混濁 鯷、鯡、牛肉、大量牛奶 脫水、性病、尿道感染、腎結石、前列腺炎、陰道炎



無論如何,在這炎炎夏日,也請沒事多喝水,有事看醫生喔!
或是多服用 #易瑞得 幫助補充營養喔!#美國使用者尿尿完後一致推薦 。
更多詳情:https://www.lamarckbio.com/pages/diabetes

2020年6月12日 星期五

Terrible! Not jus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s increased by eating too much high-fat food?



Eating a high-fat high-protein meal after getting off work or a greasy brunch on holidays has always been the first choice to relieve stress. Normally, after big meal, we might just concern about #diabetes or #obesity. But recently, scient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 discovered that after eating a large amount of saturated fat meal, the concentration would decrease significantly. (Madison, 2020)


Scientists made a group of people to eat highly saturated fatty oil (animal oil) and another group of people to eat unsaturated fatty oil (like sunflower oil), then do the concentration test. As a result, they found the high saturated fat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ncentration, cognitive function and responsiveness.

Everyone must have heard of the theory that "eating too much, blood will flow to the stomach and cause sleepiness." But the truth is a nerve system effects our brain, which is " #Gut-Brain-Axis ". This
Gut-Brain Axis passes from the brain to the stomach and intestines, and allows the brain to receive a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stomach, and even the message of microbes in the stomach to affect the judgment or even our mood, so it is also called Microbiota-Gut-Brain Axis.(Appleton, 2018)

So the next time you eat a big meal, not only think about whether you will gain weight, but also think about whether your mind will become slow!



Or how about eating some #ERADER?

More details: https://www.lamarckbio.com/pages/diabetes


怖!吃太多高脂肪食物增加的不僅僅是心血管疾病風險?

下班之後大吃一頓 #高脂高蛋白 的大餐或是假日來一頓油膩膩的早午餐一直都是上班族們紓壓首選。吃這些食物時,通常我們都只會想到 #糖尿病 或是 #肥胖 相關的問題。但最近,美國的科學家就發現──吃完大量飽和脂防的一餐後還會明顯減退 #專注力。(Madison, 2020)

科學家讓一群人吃高飽和脂肪油(動物油)與另外一群人吃高不飽和脂肪油(葵花油)後,進行專注力的測驗。結果發現食用高飽和脂肪者有明顯降低專注力、認知功能與反應力的問題。

至於為何吃飯會影響注意力。大家一定都有聽說過「吃太飽血會流到肚子導致想睡覺」這個理論。但真正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一條亂跑的神經──腸腦軸線。這條神經從大腦直通到腸胃,並讓大腦可以從肚子接受到大量的訊息,甚至讓腸胃中微生物影響到大腦的判斷甚至是心情,故又被稱為 #菌腸腦軸線。(Appleton, 2018)

所以下次再吃大餐的時候,不僅想想會不會變胖之外,也要好好想想大腦會不會呆掉啊!或是多吃個 #易瑞得 如何?

更多詳情:https://www.lamarckbio.com/pages/diabetes

2020年6月6日 星期六

MILK! Dare to say whole milk is not good, time to face the fury of scientists! An epic revenge crossing 21 countries during 9 years! (Dramatic effec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 dairy products. Some people say you will get cancer by drinking cow milk, and others elaborate it can make you taller. In addition to the endless war between the fans of plant-based dairy and the fans of animal-based dairy, many "gunpowder" have been added within. Especially in Asia, plenty of Asians have #lactoseIntolerance, which causes more people to reject animal milk. not to mention that the whole milk is almost as evil as Coke in a lot of people's minds.

But is milk really so unbearable?

A group of scientists found a group of people in Europe and America to conduct dairy diet experiments, including milk, cheese, yogurt, etc. They found that a dairy die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risks of #hypertension (Appel et al., 1997) and #T2DM (Abbreviation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Kalergis, Yinko and Nedelcu, 2013).

However, some people will still say: "This is European and American research, maybe Asians could be the opposite!" the majority of scientists are #bad-tempered, and they will cost everything to prove they are right when they are provoked. Like Einstein, he wrote E=MC2 down furiously, because he was beaten up by aliens (unconfirmed, https://youtu.be/qAMoWEwK-4A).

Therefore, more than forty angry (unconfirmed) scientists devoted to an enormous experiment crossing 21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bout 150,000 people, during more than 9 years from witnessing Fukushima nuclear disaster to COVID-19 pandemic. They just want to slap the person who thinks the milk is bad. We can see how deep the hatred is. (Bhavadharini, 2020)

This tremendou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more dairy product you eat, the lower the risk of #metabolism, #T2DM, and #hypertension! Moreover, the effect of #WholeMilk is much better than #LowFatMilk!

After this time-consuming and costly experiment, the following are the recommendations and conclusions of these experts: (Bhavadharini, 2020)
1. Eating full-fat dairy products at least twice per day, including milk, cheese, yogurt, etc., can reduce the risk of the diseases above by 24%.
2. Low fat only reduces the risk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has no other significant effect, so low fat is not healthier than full-fat dairy products.
3. People with lactose intolerance should still be careful of the amount.

Last but not least, do not forget the #SoothePatch containing #peptide from milk and #ERADER that can help with related problems! More details: https://www.lamarckbio.com/

2020年6月5日 星期五

奶!敢說全脂牛奶不好,小心科學家抓狂!歷時9年,橫跨21個國家的復仇記!(節目效果)

對於乳製品的好壞,網路上有非常多不同的聲音。有人說喝了會得癌症、有人說喝了會長高。加上植物性奶品派與動物性奶品派之間永無止盡的戰爭,更為牛奶添加了許多的「調味料」。尤其在亞洲有更多的人有著 #乳糖不耐症,導致更多的人排斥牛奶。更別提全脂牛乳在很多人心目中的罪惡等級與可樂幾乎快一樣了。

但,牛奶真的那麼不堪嗎?

有一群科學家為了破除迷思,便在歐美找了一群人進行乳品飲食的實驗,包含了牛奶、起司、優格等等。他們發現添加乳製品的飲食可以有效控制 #高血壓 (Appel et al., 1997) 與 #第二型糖尿病 (Kalergis, Yinko and Nedelcu, 2013) 的風險。

這時一定有人會說:「這是歐美研究,說不定亞洲人吃了不好!個案啦!」要知道,科學家絕大部分都是 #激不得 的,他們一受到激將法就會死命去證明。像愛因斯坦就是因為被外星人胖揍一頓,氣到把 E=MC2 寫下來 (未證實, https://youtu.be/qAMoWEwK-4A)。

因此,有四十多個氣噗噗的(未證實)科學家一氣之下做了一個超大型實驗,橫跨了全球21個國家,約15萬人,耗時9年多,見證了福島核災到武漢肺炎。他們就只想打覺得牛奶不好的人一巴掌,看這仇恨有多深。(Bhavadharini, 2020)

結果發現,多吃乳製品,#代謝症候群、#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 的風險就越低!而且,#全脂乳 的效果遠好過 #低脂乳!

經過這耗時又巨資的實驗後,以下是專家們的建議與總結:(Bhavadharini, 2020)
1. 一天至少吃兩次全脂乳製品,包含了牛奶、起司、優格等等,可以減少上述疾病風險24%。
2. 低脂僅減少代謝症候群的風險,無其他效果,所以低脂不見得更健康。吃喝全脂乳製品最好。
3. 乳糖不耐症的人還是要小心點取合適量。

最後,一樣別忘了含 #牛奶胜肽 的 #舒寧貼片 與可幫助有相關問題的 #易瑞得 喔!更多詳情:https://www.lamarckbio.com/  其他小知識: https://lamarckbio.blogspot.com/

2020年6月4日 星期四

Hungry! King trumpets eat bugs!?



When we think about #mushroom or fungus, we usually think they intake nutrient from dead or rotten organic matter, like your hard skin for your feet. However, the truth is they eat animals as well.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f researcher Hsueh from #AcademicSinica, some fungus, like king trumpets, will prey tiny bugs named Nematode, c. elegan for instance, when the nutrition from the soil is not enough for them. Their hunting skill is similar to Venus flytrap: setting trap attracting prey finding prey grabbing prey killing and feasting prey. (Academia Sinica, 2020) The venom king trumpet used is just like neural venom of snake: paralyzing body by disturbing the ion of neuron transmitter. Watch the video below: https://youtu.be/XpSX9SHQpaw

Sometimes we might think what those researches are contributing. But #science is accumulating small piece by small piece to create the modern world we live. Maybe one day we could use an eco-friendly insecticide made by mushroom!

Are you hungry after reading this? Do not forget to get some #ERADER while eating roast king trumpets in the night market.

#InsistToAD